没有爸,只是妈:同性家庭怎么养小孩?
你还记得,在对话框输入“家庭”的时候,出现的是什么样子的表情吗?
2019年10月起,苹果更新至iOS 13.2系统的输入法中,输入“家庭”的时候,出现的不再是一对夫妻和一个小孩的图标,而是 “👪” ,三个穿着灰色调衣服、性别不明的小人。
到底谁是爸爸?谁是妈妈?表情包的更新,似乎在告诉我们,一个确定的答案已没有以前这么重要了。
“同志”,和家庭绝缘
根据社会学家克丽丝·英格汉的研究,异性恋本位,指的是“男性和女性之间是天生就会互相吸引”的假设。在此基础之上,人们相信互相吸引的异性会组成家庭,生下后代,男性和女性根据性别刻板印象各司其职,就成了异性恋本位的“正常”家庭。
而同志(广义上指女同性恋、男同性恋、双性恋、跨性别等性少数群体)家庭,因为没有通过这种正常方式结合和繁衍,则是不正常的、假的家庭 (pseudo-family)。
2013年,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提出了三项草案:同性婚姻、伴侣制度与家属制度,统称为多元成家法案。到2019年,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的地区,人们备受鼓舞。与此同时,大家似乎遗忘了其它两项法案,同志家庭还是一个新鲜又禁忌的名词。
从社会文化的角度,同志家庭更是违背了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,无法完全尽到传宗接代、延续香火的作用。
在生活中,同志家庭是真实地存在的。他们可能会受到邻居、同学、同事的侧目和排挤;也可能在日常中和一开始看不惯的人慢慢熟识,从邻里之间有点禁忌的八卦,变成身边的人都见怪不怪的现实。
但同志伴侣如果想和异性恋一样要组建家庭和抚育后代,还是困难重重。
Jay 和Jona 是一对在台湾的男同性恋伴侣,一起养育一对双胞胎儿子。但法律上对领养的规定也为他们带来了很多麻烦。现在在台湾,已婚同志伴侣不能申请收养无血缘的孩子,反而单身的同志和未婚的有伴侣者可以合法收养。
在还没有结婚的时候,Jay收养了这一对双胞胎,所以属于未婚的有伴侣者。Jay 上班的时候,Jona就会在家照顾孩子,洗澡、喂饭、送上学、看病。但是因为 Jona不是法定家长,很多时候他没有办法以家长的身份签字和做决定。
Jay 说,他们算比较幸运,只不过是看医生、上学的问题需要“家长”身份的参与,但如果遇上更严重的事情,只是因为Jona没有作为家长的法定权利就不让他参与,未免得不偿失了。
为什么Jona不能成为家长,双胞胎即便有他和Jay照顾也仍然“单亲”?这个规定和人们对同性恋育儿的偏见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2016年11月,上万名身着白衣的民众来到台北的凯达格兰大道,拿着手上的标语,高喊着“婚姻家庭,全民决定”的口号。这是在台湾的同性婚姻合法化修正草案被递交后,“下一代幸福联盟”等组织反对同性婚姻的集会。
看似站在一个不歧视同志的立场,这些组织却喜欢拿“下一代”来阻挠同性婚姻的合法化。他们的支持者认为,一个正常的家庭就应该有爸爸和妈妈,而同志组成的家庭是有缺陷的,会对下一代的成长有害,所以同志是没有资格成为家长的。
同志子女:“不一样”的下一代
对于同志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大家一般会有四点误区:
1)个人心理发展会不正常
同志本身在社会上被污名化和病理化,同志组成家庭被认为是畸形的家庭;有些人会用“原生家庭”的逻辑,推断这样不正常的家庭结构会让后代有心理创伤。
但是,帕德森等心理学家回顾自1980年起的相关文献,发现大部分研究结果都表明,同性家庭和异性家庭的子女,在个人心理发展、性别发展、社会关系上,并没有显著差异。影响孩子成长的,更多的是家庭氛围,而非家庭结构。
2)容易混淆性别概念,成为同性恋
有不少反对的人表示,因为孩子是在同性家庭长大的,所以会没有所谓的“男性榜样”“女性榜样”,导致无法建立“正常”的性别身份,和异性相处。
但所谓正常的性别身份,是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。比如,爸爸是一家之主,更加稳重和理性,妈妈则更加细腻和情绪化,有时还会唠唠叨叨,不讲道理。爸爸需要天天加班、养家糊口,妈妈则要无私奉献,在想要重新走入职场、为自己而活时,还要回答“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”这样的问题。
正因为没有这样带有性别标签的榜样,两位家长的分工更加平等和流动,不会有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这样的定式。同性家庭中的爸爸也要学会换尿布、做饭、半夜起床哄孩子入睡,妈妈也要会换灯泡、开车、负担起家中的经济责任。
那同志家庭里就更有可能有同性恋后代吗?这个结论并没有理论依据,只不过根据在一般同性家庭中对于性别和性取向更加开放的氛围,非异性恋的孩子会更能接受自己的不一样之处,而不是成为需要隐藏自己的“深柜”。
正如一位“”同二代”所说,“如果大家不歧视同性恋,就算同性恋的小孩也是同性恋,那又怎样?”
3)没妈的孩子像根草
因为孩子一般会通过代孕、收养的方式加入家庭,同志家庭的“不完整“也体现在没有血缘支撑的关系之中。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最真挚的亲情,成长则会受到影响。
这种观点反映的是人们对后代和血缘的执念,似乎只有生父和生母才能是组成家庭的传统要素,才会给孩子最真实的爱。但很多家庭和育儿现状其实已经远离这个“传统”很久了,比如重组家庭和领养家庭。
有时,亲生父母才是造成孩子缺乏关爱的直接原因。在台湾,每年有5千个孩子因为家庭变故、父母疾病或者犯罪等原因离开原生家庭,需要被收养,获得一个真正的家。与此同时,也有夫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成为父母。
喜欢小孩但又没有办法生育的王小姐说,“如果我跟先生没办法生育自己的孩子,能不能把我们的爱给那些从小失去父母关爱、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?” 过了两年,王小姐就和丈夫收养了3岁的Amy。
现在Amy六岁了,已经成为了家中的一份子。王小姐也释然,就算长得不像、没有血缘,也可以是一家人。
4)更容易遭到社会的歧视
一些反对同性家庭的文章会强调,“同二代”因为发现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不一样,会觉得自己格格不入,产生无法融入社会的焦虑。也就是说,同志家长因为自己的私利,被迫让孩子也承受这样的压力和歧视。
这样的焦虑是存在的。知乎上有一些分享自己在同志家庭长大的经历,不少会提到同龄的玩伴会常拿这一点开玩笑,甚至有老师和同学的家长会说是“神经病家的孩子”。
究其本质,这些话语的出现来自社会的不宽容,因为同性家庭还没有被正常化,才让这些孩子觉得困惑甚至挣扎。因为对于同志的偏见仍然存在,即便这些孩子已经长大了,在知乎上还是会匿名,保护自己,也保护自己的家人。
幸福家庭,从打破束缚开始
很多人对于传统家庭的认识,也许是从小时候玩过家家开始的。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开发的桌游《办家家游》,也选择用游戏的方式来展现传统“过家家”以外的家庭故事。
通过抽取各式建筑的房屋卡、不同国籍宗教的人物卡和充满日常气息的生活卡,玩家会得到不同的组合,并且根据组合讲述一个故事。通过游戏组建出来的家庭多种多样:也许是一个人住在水上自给自足的单身家庭,也许是跨国领养小孩住在蒙古包的同性恋家庭,或者是几个没有婚姻关系的老人选择一起居住养老的多元家庭。
作为多元成家的一种可能性,同志家庭,是打破异性恋本位家庭僵局的开始。组建家庭、养育后代的权利,不应该被一个人的身份所定义。
有许多看似完满的家庭,也有基于的家暴、出轨、重男轻女、丧偶式教育的现象,这些现象的出现,和我们对于性别刻板印象为基础所建立起的异性恋本位范式,息息相关。
家庭本就不只是一幅精致的全家福,而是充满着争执、不解、磨合,和一地鸡毛。
一个家庭是否完满,一个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,有着太多的因素:在遇到问题时,有没有用心解决?在想要从家庭脱身时,社会上有没有留出缓冲的空间?在面对“非传统”的家庭结构时,人们是嘲笑鄙夷,还是尝试理解?
这些问题,比到底是“谁是爸爸,谁是妈妈”重要得多,也复杂得多。
作者:恺晴
编辑:鲸鱼
你可能还喜欢: